2014年8月17日星期日

田黃造假方法與真偽鑒別


田黃是石中之王,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達官貴人、富商巨賈的追田黃捧,而“黃金易得,田黃難求”,“一兩田黃三兩金”等民間說法也使田黃的尊貴地位得到凸顯,甚至讓田黃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。如今優質田黃早已以克論價,而一些料好、雕工出色的名家名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。

然而隨著藝術品市場的升溫和田黃價格的逐年提升,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田黃仿制品,種類之多、數量之大,嚴重影響了人雞血石們對於收藏的信心。田黃的造假方式越來越多,如何使其現出“原形”成為考驗收藏者眼力的難題。

冒充法

該方法由來已久,主要用產於壽山一帶的其他石種冒充田黃。這些石種的外觀類似田黃,但其本身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,如鹿目格無“蘿蔔絲紋”而有“鴿眼砂”,溪蛋無“蘿蔔絲紋”和紅格,牛蛋黃無“蘿蔔絲紋”且密度大。

拼接法

拼接法指將許多小塊田黃(小於30g)拼接為大塊田黃,並在拼接處以工藝手段掩蓋其痕跡。這種拼接田黃的鑒別方法是:一是尋找接合縫。接合縫一般用膠黏合,放大觀察可看到膠的存在,或用熱針試之會冒白煙;二是內部的格紋特征。在強透射光下,可發現其內部的不同部分,紅格和“蘿蔔絲紋”的形態不同,粗細與色調相差很大,還有突然斷開、不連續等現像。

塑料仿制法

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淺黃色塑料冒充田黃,其鑒別方法為:一是外貌特征。顏色與質地較均勻,內外一致,無石皮;二是內部特征。在強照射光下內部干淨、均一,無紅格、“蘿蔔絲紋”和雜質;三是觸感法。將其貼於面部有溫感,天然田黃則為涼感;四是手掂法。因塑料的密度遠低於田黃,手掂輕;五是刀刮法。用刀刮之,呈片狀,而田黃則呈粉未狀:六是熱針試驗。用熱針觸之,冒白煙,散發塑料味。

山石仿制法

山石仿制法指利用各種蝕變型黏土類岩石依照田黃的顏色、石形、石皮等特征進行仿制。目前,這類田黃仿制品在市場上數量最大,由於其外觀與田黃十分相似,其欺騙性也最大,使不少人壽山石上當受騙,鑒別時需結合儀器與感官分析。鑒別方法為:一是測量石質。運用紅外光譜儀等儀器對石質進行測試,以確定其主要礦物組成以及樣品的密度。二是觀察石形。山石仿造的田黃礫石形態通常為單調的渾圓狀,表面光溜,缺少天然田黃表面的大小不規則狀凹坑與溝槽。三是觀察石皮。仿制的石皮質地較干澀,皮色較鮮艷、均一,不自然;而天然石皮質地較荔枝凍細滑,色澤較柔和,顏色不十分均勻,非常自然。四是觀察石色。經染色處理的田黃仿制品總體上顏色較均一,有些過於鮮艷,有些過於色濃,不夠柔和。


博主好站推薦:氬焊機,陽極處理,電鍍,硬陽處理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